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的通知》(应急厅函〔2019〕264号)。
近年来,各地认真组织并且开展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推动整改了一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是,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18年,全国钢铁企业发生较大煤气事故3起,造成21人死亡,暴露出部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设备设施缺失,施工区域煤气隔断措施不到位,维修作业安全确认、安全交底、安全监护流于形式,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为深入贯彻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化解钢铁企业煤气环节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钢铁企业较大煤气事故多发势头,按照《国务院安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部署,定于2019年4月至11月在全国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主要围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管理、煤气设备设施、煤气作业三个重点方面,全面排查治理以下突出问题:
2.煤气设备设施的改造和施工,由不具备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和实施工程单位进行;新型煤气设备或附属装置未经安全条件论证。
3.生产、储存、使用煤气的企业未建立煤气防护站(组),没有配备必要的煤气防护人员、煤气检测报警装置及防护设施,未按要求每年组织开展至少一次煤气事故应急演练。
1.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未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柜顶未设置防雷装置。
2.煤气区域未按照标准规定的爆炸性危险环境区域划分采用符合要求的防爆电气设施。
3.生产、储存、使用煤气的企业在可能发生煤气泄漏、聚集的场所,以及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未设置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仪和安全警示标志。
4.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未设置可靠的隔断装置;煤气进入车间前的管道,未按标准要求设置总管切断阀或可靠的隔断装置。
2.涉及煤气的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氧含量、一氧化碳浓度等不符合标准要求。
3.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没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未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4.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险作业,在雷雨天进行;作业时没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未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
(一)制定方案阶段(4月上中旬)。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深入分析本地区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生产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方案。请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于4月15日前将本省(区、市)专项治理方案报送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基础司。
(二)自查自改阶段(4月下旬至7月下旬)。有关钢铁企业要按照此次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安监总管四〔2017〕129号),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对自查中发现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要制定整改计划,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确保整改到位。有关钢铁企业要于2019年7月底前将本单位煤气安全专项治理自查自改工作总结报当地应急管理部门。
(三)督促整改阶段(8月至9月)。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有关钢铁企业自查自改的基础上,组织进行重点抽查,督促指导企业查漏补缺,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对抽查中发现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公开曝光并挂牌督办,督促按时整改。
(四)验收总结阶段(10月至11月)。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组织对本省(区、市)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并于2019年11月底前将专项治理工作总结报送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基础司。
(一)强化组织实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查督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各钢铁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报纸等渠道,广泛宣讲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知识,播放典型煤气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提高广大职工对煤气危害的认识,引导教育广大职工增强风险意识,推动形成防范化解煤气安全风险的共识。及时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和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进行监督,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三)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强化执法检查,对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查处,依法给予处罚。对存在《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行为开展联合惩戒的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行为的,提请纳入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形成有力震慑。
(四)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辖区内钢铁企业将专项治理工作与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落实《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要求,强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逐步建立源头辨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的通知》(应急厅函〔2019〕264号)解读
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的通知》(应急厅函〔2019〕264号,以下简称《通知》),应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就此项工作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答:近年来,各地认真组织开展钢铁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推动整改了一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钢铁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得到较大提升。但是,钢铁企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较大煤气事故依然多发。2018年,全国钢铁企业发生较大煤气事故3起,造成21人死亡。这些事故暴露出部分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设备设施缺失,施工区域煤气隔断措施不到位,维修作业安全确认、安全交底、安全监护流于形式,应急处置不当等问题。
为深入贯彻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化解钢铁企业煤气环节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钢铁企业较大煤气事故多发势头,按照《国务院安委会2019年工作要点》部署,应急管理部定于2019年4月至11月在全国开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
答:本次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针对所有涉及煤气生产、储存、使用的钢铁企业,主要围绕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管理、煤气设备设施、煤气作业3个重点方面,全面排查治理12项突出问题。
重点集中在生产煤气的炼铁高炉、炼钢转炉、炼焦炉,煤气回收、净化、储存(煤气柜)、输配系统,以及使用煤气作为工业燃料的烧结机、回转窑、竖炉、轧钢加热炉、退火炉等炉窑和钢(铁)水罐、中间罐烘烤器等各类煤气燃烧装置。
一是新建、改建和大修后的煤气设施未经检查验收合格,擅自投入运行。目的是强化钢铁企业贯彻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和设备设施检维修工作质量,从危险源源头抓起,提升煤气设施本质安全。
二是煤气设备设施的改造和施工,由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做;新型煤气设备或附属装置未经安全性能条件论证。钢铁企业煤气设施改造和施工,应按照《冶金企业和有色金属企业安全生产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91号,以下简称91号令)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安监总管四〔2010〕125号,以下简称125号文件),委托满足《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等相关规定要求资质的单位进行;新型煤气设备或附属装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满足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选用。
三是生产、储存、使用煤气的企业未建立煤气防护站(组),没有配备必要的煤气防护人员、煤气检测报警装置及防护设施,未按要求每年组织并且开展至少一次煤气事故应急演练。钢铁企业煤气生产、储存、使用等环节安全风险高,管控不当易发生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应严格按照91号令第三十一条和《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相关要求,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和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并定期开展煤气事故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答:煤气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是从源头防范煤气事故、提高钢铁企业安全保障水平的有效措施,需全面排查治理5项突出问题。
一是煤气柜建设在居民稠密区,未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柜顶未设置防雷装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第4.3.1条和《工业企业干式煤气柜安全技术规范》(GB51066-2014)第4.1.2条规定了不同容积煤气柜与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的防火间距,钢铁企业应严格遵守。柜顶防雷装置应符合《钢铁企业煤气储存和输配系统设计规范》(GB51128-2015)第9.1.5.1条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相关规定要求。
二是煤气区域未按照标准规定的爆炸性危险环境区域划分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防爆电气设施。冶金煤气易燃易爆,电气设施火花、外壳高温等是引发煤气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钢铁企业应按照GB51128第9.1.2条和GB6222规定的爆炸性危险环境区域划分,采用符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14)要求的防爆电气设施,并强化安装施工质量,防范煤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三是生产、储存、使用煤气的企业在有几率发生煤气泄漏、聚集的场所,以及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未设置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仪和安全警示标志。钢铁企业可能发生煤气泄漏、聚集的场所,以及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容易因临近区域煤气设施失修、故障以及生产异常等因素出现煤气泄漏、积聚,从而引发人员中毒等事故。本项重在强化煤气泄漏监测监控、预警预报和安全警示,91号令第三十二条、125号文件第三条对此均有明确规定,钢铁企业应严格执行。
四是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未设置可靠的隔断装置;煤气进入车间前的管道,未按规定要求设置总管切断阀或可靠的隔断装置。本项目的是切实强化单一煤气设施(系统、单元)检维修安全保障水平,防范煤气中毒、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因单一煤气设施(系统、单元)故障处理引发钢铁企业大范围煤气停送作业,防止次生事故发生。GB6222第6.2.1.10条规定:煤气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处(热发生炉煤气管除外),应设置可靠的隔断装置。同时,针对煤气管线进入车间(厂房),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50414-2018)第6.14.3.1条规定:燃气管线应架空敷设,并应在车间入口设总管切断阀;《炼钢安全规程》(AQ2001-2018)第13.4.1条规定:煤气进入车间前的管道,应装设可靠的隔断装置。均是为了提高车间(厂房)内部煤气设施检修、维护安全保障水平。
五是煤气水封和排水器的设置、水封高度、给(加)水装置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我国钢铁企业因煤气水封(U型、V型等)和排水器相关装置设置不合理、水封高度不足、给(加)水装置安全保障性差,造成水封和排水器击穿,而引发较大甚至重大煤气中毒事故屡有发生,教训十分深刻。为有效防范此类事故,应急管理部2018年发布了《煤气排水器安全技术规程》(AQ7012-2018)。钢铁企业应严格执行该标准和GB6222相关规定,切实提升本单位煤气水封和排水器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加强日常维护、检修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答: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煤气作业安全风险高,操作不当或违章作业,易引发煤气中毒、火灾、爆炸等群死群伤生产安全事故。《通知》明确了需全面排查治理的4项明显问题。
一是煤气点火作业程序不符合标准要求。煤气点火作业程序不符合要求,易发生点火后火焰熄灭造成煤气泄漏或煤气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钢铁企业各类生产或使用煤气炉窑及燃烧装置点火作业,应严格执行GB6222第10.1.4至10.1.6条规定,确保点火安全。
二是涉及煤气的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氧含量、一氧化碳浓度等不符合标准要求。钢铁企业涉及煤气的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和GB6222相关要求,进入煤气设施内部作业,应实施危险作业审批,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并设专人监护,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应包括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指标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要求。
三是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没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未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钢铁企业应按照91号令第三十八条和GB6222第10.2.5条规定,建立健全煤气抽堵盲板、动火作业等较大危险作业和检维修作业审批制度,明确作业方案、安全措施审批流程并严格实施,确保作业安全。
四是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险作业,在雷雨天进行;作业时,没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未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带煤气作业相比常规煤气设施吹扫置换合格后的相关作业,作业过程危险因素复杂、风险较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幅增加,钢铁企业应严格执行GB6222第10.2.6条要求,规范实施。
答:本次专项治理时间为2019年4月至11月,分为4个阶段。一是制定方案阶段(4月上中旬)。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深入分析本地区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生产存在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有明确的目的性的专项治理方案。二是自查自改阶段(4月下旬至7月下旬)。有关钢铁企业要按照此次专项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工贸行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7版)》,认真开展自查自改。三是督促检查阶段(8月至9月)。地方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在有关钢铁企业自查自改的基础上,组织进行重点抽查。四是验收总结阶段(10月至11月)。各省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组织对本省(区、市)钢铁企业煤气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做验收,检查企业是否认真按照《通知》要求开展了煤气安全专项治理,对排查的突出问题及时进行全面整改。
有关工作要求包括4方面:一是强化组织实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格外的重视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各钢铁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充分运用电视、网络、微信等渠道,加大与专项治理行动有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典型违反法律法规案例等宣传、曝光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强化执法检查,对钢铁企业煤气安全生产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从严从重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指导辖区内钢铁企业将专项治理工作与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以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源头辨识、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全员参与的安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徐州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对有关钢铁企业停止执行相关项目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的通知,详情如下: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对有关钢铁企业停止执行相关项目超低排放差别化电价的通知新沂市、铜山区经发局、生态环境局,徐州供电公司:根据《关于对有关钢铁企业停止执行相关项目超低
近日,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会同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河北证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以下简称《工作指引》)。这是河北省出台的首个转型金融指导文件,也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部门发布关于云南粗钢冶炼装备清单的公告,公告显示,目前云南有14家钢企有粗钢冶炼装备,核算产能2492.3万吨,并公开了目前粗钢冶炼装备项目建设情况,其中11家钢铁企业部分或全部粗钢冶炼装备已制定产能置换方案,5家钢铁企业部分或全部粗钢冶炼装备已完成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1家钢铁企
12月28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及相关投资协议,以战略投资山钢集团。通过本次战略投资,中国宝武将持有山钢集团49%股权,宝钢股份将持有山钢日照48.6139%股权。合作完成后,中国宝武将充分的发挥管理、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充分借重山东省独特的区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内蒙古工信厅发布关于电解铝、水泥、钢铁企业阶梯电价能耗专项核查结果的公告,详情如下:关于电解铝、水泥、钢铁企业阶梯电价能耗专项核查结果的公告为落实《关于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253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
12月25日,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干部会议。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武出席会议并宣布省委关于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领导干部职务调整配备的决定:李建宇同志任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杨晓喻主持会议。目前湖南钢铁集团领导团队一栏已更新。
河北省将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拟评定为河北省碳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第一批),并将评定结果予以公示。关于对河钢乐亭钢铁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拟评定为河北省碳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第一批)的公示依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征集河北省碳管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的通知》
12月15日,新“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新南钢集团的揭牌,标志着南钢集团正式成为中信集团体系一员。上市公司南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信集团。据了解,南钢在与中信泰富特钢强强联合后,将形成3000万吨级的专业化特钢航母,实现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优特钢棒线材和高的附加价值钢板产
今年以来,唐山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视察河北、唐山重要指示和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把工业立起来”要求,全力打造新工业、大港口、高科技“三大支柱”,扎实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更好服务建设以实体
11月10日包钢股份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因工作调整原因,陈云鹏先生不再担任公司CEO职务。公司董事会聘任梁志刚先生为公司CEO。经公司董事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梁志刚先生任职资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梁志刚先生自董事会通过后履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源监测监控技术方面的要求》正在征求意见。本文件规定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无组织(颗粒物)排放源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要求、设备布设要求、设施安装调试及数据传输技术标准,提出了排放源监测监控系统验收办法、管理办法与数据审核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