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施工

煤气柜防火防爆知识

时间:2023-08-20作者: 烟囱施工

  抑制法是通过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式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活泼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链式反应中断,燃烧停止。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灭火剂是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终止的物质。灭火剂的种类很多,有水、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

  (2)实际燃烧温度:可燃物燃烧的完全程度与可燃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有关,燃烧放出的热量也会有一部分散失于周围环境,燃烧产物实际达到的温度称为实际燃烧温度,也称火焰温度。

  这类物质有木材、煤、纸、棉麻纤维、橡胶、合成树脂等。它们在燃烧时,首先受热分解,生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和液态产物的蒸气再发生氧化燃烧。例如,木材开始受热时先蒸发出水分和二氧化碳,然后慢慢分解出一氧化碳、氢和碳氢化合物等可燃的气态产物,继而剧烈地氧化,直至有火焰的燃烧。因此,这种燃烧也是分解燃烧

  硫、磷、钾、钠等都属于简单的可燃固体,由单质组成。它们燃烧时,先受热熔化,然后蒸发变成蒸气而燃烧,所以也属于蒸发燃烧。这类物质只需要较少热量就可变成蒸气,而且没有分解过程,所以容易着火。

  固体碳和铝、镍、铁等金属熔点较高,在热源作用下不氧化也不分解,它们的燃烧发生在空气和固体表面接触的部位,能产生红热的表面,但不产生火焰,燃烧的速度和固体表面的大小有关。这种燃烧形式称为表面燃烧。

  水是不燃液体,用水灭火,取用方便,器材简单,价格实惠公道,而且灭火效果好,因此,水仍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灭火剂。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和窒息。

  2〉加压的密集水流(直流水、开花水):具有很大的动能和冲击力,喷射较远。

  窒息法是根据可燃物质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这一条件,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能够更好的起到灭火的作用。

  隔离法就是根据发生燃烧一定要具有可燃物这一条件,把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拆除与火源相连的设备或易燃建筑物,造成阻止火焰蔓延的空间地带;设法筑堤阻拦已燃的可燃或易燃的液体外流,阻止火势蔓延,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着火是指可燃物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例如,用火柴点燃稻草,就会引起着火。可燃物质开始着火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又称着火点。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点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而发生的自然燃烧现象,叫做自燃。

  (1)同系物中,碳原子数较少的自燃点较高,随着碳原子数增多自燃点逐个降低。如:甲烷的自燃点高于乙烷,乙烷高于丙烷,丙烷高于丁烷。

  (2)饱和烃的自燃点高于碳原子数相同的不饱和烃的自燃点。例如:乙烷的自燃点为515℃,乙烯为490℃,乙炔为305℃。

  (3)芳香烃的自燃点高于原子数相同的脂肪族化合物的自燃点。如:苯的自燃点为550℃,己烷的自燃点为248℃。

  燃烧是可燃物质(煤气)与助燃物(氧或氧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

  2、燃烧的条件:可燃性物质、助燃性物质、点火源(高温或明火)。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方可产生。

  物质的自燃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受压力、密度、容器直径、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规律是:受压越高,自燃点越低;密度越大,自燃点越低;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

  掌握了物质的自燃点,不仅对评定它们的火灾危险性大小有着实际意义,而且对它们的安全生产和储存也有重要意义。例如,根据自燃点,选择防爆电气型式,控制反应温度,设计阻火器的直径,隔离热源等等。

  一般地讲,容器体积愈小,自燃温度愈高。当容器很小时,可导致燃料混合物失去燃烧性。此外,容器的材质、形状及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都对样品的自燃温度产生影响。

  液体的燃烧速度工业上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烧掉的液体质量来表示,叫做液体燃烧的质量速度;另一种是以单位时间内烧掉液层的高度来表示,叫做液体燃烧的直线速度。

  可以燃烧的液体的燃烧,实质上是燃烧可以燃烧的液体蒸发出来的蒸气,所以叫蒸发燃烧。对于难挥发的可燃液体,其受热后分解出可燃性气体,然后这些可燃性气体进行燃烧,这种燃烧形式称为分解燃烧。

  可燃固体的燃烧可分为简单可燃固体、高熔点可燃固体、低熔点可燃固体和复杂的可燃固体燃烧等四种情况。

  压力对可燃气体和液体的自燃温度有显著影响,压力愈高,自燃温度愈低。如:CH4,当压力从0.5atm增大到10atm,其自燃温度下降100℃。

  在热损失相同的情况下,贫乏的和富裕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的自燃温度比较高,化学计算浓度时自燃温度最低。如:H2S在爆炸下限浓度时,自燃温度为373℃;在爆炸上限浓度时,自燃温度为304℃;而在化学计算浓度时,自燃温度仅为246℃。

  (2)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但原油、重油可用雾状水扑救。

  (3)直流水(密集水)不能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也不能扑救可燃粉尘聚集处的火灾。

  (4)贮存大量浓硫酸、浓硝酸的场所发生火灾,不能用直流水扑救,以免酸液发热飞溅。

  泡沫灭火剂指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机械或化学反应产生灭火泡沫的灭火剂。可用于扑救A类和B类火灾。

  低熔点可燃固体常温下是固体,受热后迅速熔化,如石蜡、沥青、松香等。它们燃烧时,先受热熔化,然后蒸发、分解,直至燃烧出现火焰。例如用火柴点燃蜡烛,当火焰接近时,它并不马上燃烧,而是首先受热熔化,然后蒸发气化,发生氧化分解,氧化分解产物和空气中的氧化合而进行燃烧,所以也称为分解燃烧。

  (4)正构体化合物的自燃点比异构体低。例如:正丁醇是242℃,而异丁醇为413℃。

  (5)液体燃烧的密度越小,则闪点越低,而自燃点越高,反之,密度越大,则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对轻质燃料油而言,一般地讲,液体燃料的比重越小,其闪点越低,而自燃温度却越高。

  有机可燃气体燃烧,可燃气体分子中所含的碳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氢全部氧化生成水,这样的过程称为完全燃烧。

  燃烧热的数值是用热量计在常压下测得,是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完全燃烧后冷却到18℃时所放出的热量(kJ/kg,kJ/m3)。

  (1)理论燃烧温度:是指可燃物与空气在绝热条件下完全燃烧,所释放开来的热量全部用于加热燃烧产物,使燃烧产物达到的最高燃烧温度。

  多数泡沫灭火剂是以浓缩液(泡沫液)的形式储存,以水溶液(混合液)的形式使用。泡沫液通过比例混合装置与压力水按规定的比例混合,形成泡沫溶液,然后通过泡沫产生器形成泡沫。

  凡能与空气中的氧和氧化剂起剧烈反应的物质都叫可燃物。可燃物有可燃气体、可以燃烧的液体和可燃固体,本车间的可燃物主要为煤气。

  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常见的助燃物是空气和氧气、氯气和氯酸钾等氧化剂。本车间主要为空气和氧气。

  凡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源,统称为着火源。包括:明火、电火花、摩擦与撞击高温物体、雷电等。

  液体的表面都有少数的蒸气存在,蒸气的浓度取决于该液体所处的温度,温度越高则蒸气浓度越大。

  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性液体(包括少量可熔化的固体,如萘、樟脑、硫磺、石蜡、沥青等)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点火源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做闪燃。闪点是指可燃性液体产生闪燃现象的最低温度。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热对流。

  根据燃烧方式的不同,燃烧分为扩散燃烧、预混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

  可燃气体最易燃烧,燃烧所需热量只用于本身氧化分解,所以只要可燃气体加热到其燃点即可燃烧。

  当可燃气体流入大气中时,在可燃性气体与助燃性气体的接触面上所发生的燃烧叫扩散燃烧。

  当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预先混合成一定浓度范围内的混合气体,然后遇到点火源而产生的燃烧叫预混燃烧(动力燃烧)。

  固体的燃烧速度一般小于可燃气体和液体的燃烧速度。不同组成、不同结构的固体物质,燃烧速度有很大差别。

  热传导:热量通过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热传导。

  物质燃烧一定要具有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因缺少条件而终止。

  冷却法是根据可燃物质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燃点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例如直流水的灭火机理主要就是冷却作用。另外,二氧化碳灭火时,其冷却的效果也很好。

  可燃物质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明火源的作用下,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使其温度上升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或引燃温度)

  (1)受热自燃: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上升,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

  (2)自热自燃: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经长时间积累达到该物质的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

  闪点是液体可以引起火灾危险的最低温度。液体的闪点越低,它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1)同系物液体的闪点随着相对分子量、相对密度、沸点的增加和蒸汽压的降低而增加。

  (2)同类组分混合液,如汽油、煤油等,由烃类的同系物组成,其闪点随着馏分的增高而增设。

  3〉雾化水:液滴的表面积大,与可燃物接触面积大,有利于吸收可燃物热量,降温迅速。

  (1)与水反应能产生可燃气体,会造成爆炸的物质。例如轻金属,遇水生成氢气,电石遇水生成乙炔气都能放出大量的热,且氢气和乙炔气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等。

首页
电话
联系